首頁>檢索頁>當前

走出幼小銜接狹隘、急促、膚淺誤區(qū)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1-12 作者:滕珺 來源:中國教育報

  幼小銜接是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,也是家長普遍焦慮的教育痛點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小學采取了多種策略,探索幼小銜接的有效路徑,如“零起點”教學、校園環(huán)境布置得適合兒童等。同時,幼兒園也做了不少幼小銜接工作,比如帶大班孩子參觀小學,讓其熟悉小學環(huán)境,但這依然不能緩解家長的焦慮。究竟是家長過于焦慮,還是教育部門還有作為空間?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要澄清社會對幼小銜接普遍存在的三大認識誤區(qū)。

  第一,幼小銜接的狹隘化。談及幼小銜接,家長普遍將其與識字、計算聯系在一起。認知能力發(fā)展當然是兒童發(fā)展的重要領域,但并非幼小銜接的全部。《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》圍繞幼兒入學所需的關鍵素質,提出了四大準備。認知準備與其他三種準備相互影響,相互制約。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,一個身心尚未做好準備的孩子,他(她)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,以及與同伴交往中都會遇到許多障礙,進而影響其認知發(fā)展。反之,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很好的認知準備,他的身心健康和社會交往也會受到影響,比如信心不足、交往能力受限等。因此,幼小銜接絕非只是認知準備,多數幼兒園在這一點上都有充分的認識。如何將這一認識轉化為社會共識,形成家園社協同育人局面,幼兒園大有作為。

  第二,幼小銜接的急促化。談及幼小銜接,許多人都將其鎖定在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級階段。但如果僅僅在這兩年開展幼小銜接工作,難免會出現急促化,從而造成家長的普遍焦慮。2019年,筆者在美國一所幼兒園觀察到一個孩子在繪畫作品中拼錯了“Daddy”一詞,筆者問教師怎樣處理類似問題,教師說要看是幾歲孩子的作品。如果是3—4歲,要表揚孩子,因為他已有了書寫意愿,且初步掌握了自然拼讀規(guī)則。如果是4—5歲,她會悄悄把正確的拼寫寫在旁邊,但不當面指出孩子的錯誤,要在保護孩子書寫欲望的同時引導他學會正確拼讀。但如果是5—6歲的孩子,就要當面指出,并教會他正確的書寫規(guī)則。這個細節(jié)讓筆者陷入了沉思,一個拼寫錯誤,教師就能等待幾年,而我們完成幼小銜接,卻只給孩子兩年甚至更短時間,這是不是太嚴苛了?事實上,孩子從入幼兒園的第一天起,就開始為上小學做準備了,這是他“向上生長”的基本規(guī)律。因此,幼兒園應重塑幼小銜接時間觀念,從小班就開始著手,這樣才能不慌不忙地推動這一工作。

  第三,幼小銜接的膚淺化。很多家長將幼小銜接等同于識字、算術,而幼兒園又不能“小學化”,在實踐中,一些管理部門甚至簡單粗暴地規(guī)定,幼兒園不能出現文字。這都是幼小銜接膚淺化的表現。且不說幼小銜接不同于認知發(fā)展,即便是認知發(fā)展,我們也要有更深入的認知。比如,孩子要不要認字?當然要。反對“小學化”,并非不讓孩子接觸文字,而是反對用“小學化”的方式教文字。幼兒的認知方式是整體圖片化的,而中國文字天然具有象形的特點,如果能給孩子講漢字故事,同時結合孩子日常生活經驗開展豐富的文字游戲,不僅能激發(fā)孩子的學習興趣,還能幫他們從小形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。又如數學,許多家長不滿足于幼兒園的教學,認為僅僅停留在10以內的加減法太淺了。殊不知,幼兒園至小學低段,數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,就是幫孩子形成數感,讓其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反復體會數字及其代表的生活意義。

  要走出以上三大誤區(qū),我們不僅要對幼小銜接有深刻的反思,讓家長對幼小銜接有更系統、更深刻的認識,更要有切實可行的辦法。其中,“幼小聯合教研”就是有力的抓手,無論對幼兒園還是小學,都有很強的可行性。課程始終是學校教育的核心,而教研則是課程實施的質量保障。談幼小銜接,如果僅停留在活動上,不深入幼兒園和小學課程,那是舍本逐末。而如果僅停留在課程文本的銜接上,不深入實踐現場,不通過聯合教研激活教師對幼小銜接的思考與實踐,那么無論課程設計得多好,也不能切中要害。

  (作者單位系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)
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5年01月12日 第02版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關閱讀

最新發(fā)布
熱門標簽
點擊排行
熱點推薦
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m.212o0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