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世界讀書日的到來,如何引導中小學生愛讀書、讀好書、善讀書再次成為整個社會熱議的話題。在引導學生閱讀的諸多途徑中,中小學圖書館正受到越來越多關注。
“圖書館是學校的‘第二課堂’?!?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,圖書館不僅能為學生拓展閱讀空間,更是一種與廣大師生需求和時代發(fā)展要求相匹配的重要教育資源。
如何更好地發(fā)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,助力更多中小學生在校園里多讀書、讀好書?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。
圖書館應為閱讀的需要而改變
為加強中小學圖書館規(guī)范化、科學化、現(xiàn)代化建設,2018年,教育部頒布《中小學圖書館(室)規(guī)程》;2021年,教育部等六部門聯(lián)合印發(fā)《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》,將圖書配備、書香校園建設、學生閱讀習慣養(yǎng)成列入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。
2022年6月教育部教育督導局義務教育均衡發(fā)展督導數據顯示,到2021年底,全國2895個縣的初中和小學生均圖書冊數均已達標。
但與此同時,長期關注學生閱讀的全國優(yōu)秀教師、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(zhèn)中心小學教師祝響響發(fā)現(xiàn):“雖然較以往相比,各地各校都加大了圖書館建設的力度,但在內容管理上仍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。”祝響響說,多地將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納入各類考核,但許多圖書館為了達到書籍數量這一顯性標準,存在“只有數量沒有質量”的情況。
在河北省滄州市第十六中學校長唐景麗看來,部分學校的圖書館仍存在設施陳舊、藏書出版年代久遠等問題,同時,“借閱方式不夠便利,也增加了學生校內閱讀的時間成本”。
“五花八門的新媒介吸引了未成年人的注意力,讓他們過度依賴圖像和視頻?!焙鲜‰p峰縣教育局副局長彭少華說,比起系統(tǒng)化地閱讀文本,青少年更熱衷于用較短的時間瀏覽并收集零碎信息,這進一步影響了學校圖書館作用的發(fā)揮。
在環(huán)境布置和管理環(huán)節(jié)上下功夫
如何增加圖書館的吸引力?
記者走進北京市海淀區(qū)中關村第三小學,發(fā)現(xiàn)該校圖書館早已不是傳統(tǒng)的模樣。學校建有中央圖書館、特色圖書館、校區(qū)圖書館,還有班組群圖書館以及班級圖書角。
“我們提出推倒圍墻,不給圖書館設限,希望孩子處處遇見書?!敝嘘P村三小圖書館館長胡陽解釋,圖書館建設需要從環(huán)境條件與管理環(huán)節(jié)等多方入手,包括改進空間、提升硬件、完善藏書體系、改善館藏結構、及時更新、靈活推介等,這些都可能對學生的閱讀活動產生影響,進而影響到圖書的借閱流通。
在多項舉措推動下,中關村三小圖書館的借閱量較建館初期有了大幅增加,圖書館成了學生們在校最喜歡去的地方。目前,學校還經常安排語文教師將課堂帶進圖書館,并組織集團內部跨校區(qū)在圖書館上閱讀課,開展“師生好書推薦”等活動。
“內容建設是提升中小學圖書館服務效能的最重要渠道?!痹谔凭胞惪磥恚撠焾D書館管理工作的教師既要熟知新課標,幫助學生選擇優(yōu)秀課外讀物,還要建立學生閱讀的評價機制,制定有效標準以收獲有效反饋,再以反饋促進內容建設。
拓展“打開”圖書館的方式
歌舞劇表演、模仿傳統(tǒng)式吆喝叫賣、邀請買書人在衣服上簽字留言……這是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(qū)龍翔小學圖書館舉行的“擺書攤經濟學”項目化學習活動現(xiàn)場。學生們在親自策劃設計的一系列圖書售賣活動中,拓寬了校園閱讀的維度和視野。
“圖書館還會在暑期向缺少家長照顧的學生開放,鼓勵學生參與針對閱讀展開的辯論比賽、開展與傳統(tǒng)文化相關的閱讀活動?!饼埾栊W副校長鄭方介紹,學校圖書館還積極聯(lián)動省、市、區(qū)各級單位,打造特色沙龍,“圖書館先后開展了專項閱讀等項目,讓越來越多的孩子體驗到了閱讀的樂趣”。
隨著智慧校園建設的持續(xù)推進,越來越多的教育者認識到,圖書館是一個多維的功能空間。
“中小學圖書館要適時轉變觀念,更新自身服務理念?!焙柦ㄗh,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樹立“應用資源中心、師生服務中心、泛在教育中心”三位一體的新理念。學校的圖書館有多種打開方式,不僅可以有閱讀區(qū),還可以有工作區(qū)、討論區(qū)、分享區(qū)等不同功能區(qū)域;可以請學生共同擬定圖書館讀書公約,參與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;可以讓學生申請圖書館的使用,進行個性化的成果展示;還可以設置親子互動活動,面向社區(qū)舉辦開放性閱讀活動,讓中小學圖書館優(yōu)秀資源惠及更廣大的人群。
“重點是要打造具有特色內容的校園閱讀文化,實現(xiàn)圖書館服務時間和空間的延伸,讓學校圖書館不再只是能夠借閱圖書的場所,而是能夠真正地‘活’起來、‘動’起來。”祝響響說。
《中國教育報》2024年04月24日第3版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m.212o0.cn All Rights Reserved.